卧轴矩台平 面磨 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切削加工设备,操作前需做好全面准备以确保安全、高效加工。以下是操作前的关键准备工作,按流程详细说明:
一、环境与设备检查
1. 场地安全确认
清理工作区域:移除机床周围杂物(如工具、材料、油污等),确保通道畅通,避免绊倒或碰撞风险。
检查照明与通风:保证机床操作区域光线充足,无遮挡;确认排屑装置、冷却液循环系统通风正常,无异味或异常噪音。
2. 机床外观检查
机械部件:
查看导轨、工作台、砂轮架等部件是否有磕碰、变形或松动,导轨面需清洁无铁屑、油污。
检查砂轮是否有裂纹、磨损或安装松动,砂轮防护罩是否牢固,螺丝无缺失(若发现砂轮破损,需立即更换并重新平衡)。
电气系统:
检查电源线、开关、按钮是否完好,无破损或裸露;确认急停按钮功能正常(按下后机床应立即停止运行)。
润滑与冷却:
查看润滑系统油标,确保润滑油液位在规定范围内(不足时按机床说明书要求添加指定润滑油)。
检查冷却液箱液位,确保冷却液充足且无变质、浑浊(必要时更换冷却液,清理水箱底部杂质)。
二、工具与材料准备
1. 加工工具准备
装夹工具:
根据工件材质和形状选择合适夹具(如平口钳、电磁吸盘、压板螺栓等),确保夹具精度符合要求。
电磁吸盘需提前检查磁力是否正常(可通过试吸小块钢件测试,吸附后用手轻推不应滑动)。
测量工具:
准备百分表、千分尺、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,确保计量合格(定期校准),表面清洁无油污。
辅助工具:
备好毛刷、扳手、铜棒等工具,用于清理铁屑、调整夹具或工件位置。
2. 工件与砂轮安装
工件装夹:
工件表面需清洁无毛刺,装夹时确保定位基准与工作台平行或垂直(可用百分表找正)。
用电磁吸盘装夹时,工件应覆盖吸盘有效区域的 80% 以上,较小工件需用挡块防止滑动;用平口钳装夹时,工件底面需与钳口底面贴合,必要时垫平行垫铁。
砂轮安装与平衡:
安装砂轮前,检查砂轮孔径与法兰盘轴径配合是否合适(间隙不宜过大),法兰盘两侧需用弹性垫(如纸垫或橡胶垫)缓冲。
新砂轮或重新安装的砂轮需进行静平衡调试(将砂轮安装在平衡心轴上,置于平衡架导轨上,调整平衡块位置使砂轮在任意位置静止),确保旋转时稳定无振动。
三、参数与程序设置
1. 机床参数调整
工作台行程:
根据工件尺寸调整工作台纵向(前后)和横向(左右)行程挡铁,确保砂轮运动轨迹覆盖工件加工区域,避免碰撞机床部件。
磨削深度设定:
粗磨时,单次进给量可设为 0.05~0.1mm;精磨时,进给量需小于 0.02mm。
砂轮转速与进给速度:
根据砂轮粒度和工件材料选择合适转速;工作台进给速度一般为 1~3m/min,硬质材料需降低速度。
2. 数控系统(如需)准备
若为数控平 面磨 床,需提前输入或调用加工程序,检查程序中的坐标原点、进给路径、切削参数是否正确。
执行 “回零” 操作,确定机床参考点,确保坐标系准确。
四、试运行与空转测试
1. 空车试运行
接通电源,启动机床主电机,观察砂轮旋转方向是否正确。
手动操作工作台纵向、横向移动及砂轮垂直进给,检查各轴运动是否平稳,手柄、手轮转动是否灵活,限位开关动作是否准确。
2. 冷却液测试
开启冷却液泵,检查冷却液喷射是否流畅,喷嘴位置是否对准磨削区域,有无漏水或堵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