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R 角修整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
核心组件:通常由固定底座、角度调整机构、半径调节装置、金刚石修整笔(或滚轮)、刻度盘等组成。
工作原理:通过调节修整器的角度和半径参数,使金刚石笔按设定轨迹接触旋转的砂轮,磨削出相应的圆弧轮廓。
二、使用前的准备工作
安装与校准
将修整器稳固安装在磨 床工作台上,确保底座与工作台导轨平行(可通过百分表校准)。
检查金刚石笔是否牢固,笔尖无磨损、缺口,若磨损需及时更换。
参数确认
根据工件所需 R 角尺寸(如 R0.5、R1.0 等),确定修整器的半径调节刻度(部分修整器通过丝杆或刻度盘直接设定半径)。
若需修整凸圆弧(外 R 角)或凹圆弧(内 R 角),需调整修整器的角度方向(通常凸圆弧修整时金刚石笔偏向砂轮外侧,凹圆弧偏向内侧)。
三、R 角修整器的操作技巧
1. 半径调整技巧
精确设定半径:
通过修整器上的半径调节装置(如刻度盘、微调旋钮),按 1:1 比例设定目标 R 角尺寸(例:需修整 R1.0mm,刻度盘调至 1.0mm)。部分高级修整器支持小数位精确调节(如 0.01mm 级)。
试切验证:
初次使用或更换参数时,先进行小范围修整,用废工件试磨圆弧,再通过投影仪、轮廓仪或 R 规测量,确认尺寸无误后再批量修整。
2. 角度与位置调整
角度校准:
若需修整特定角度的 R 角(如 45°+R 角组合),需通过修整器的角度刻度盘调整金刚石笔的倾斜角度,并用角度尺辅助校准。
砂轮接触位置控制:
启动砂轮后,手动缓慢移动工作台,使金刚石笔从砂轮边缘轻轻接触,避免瞬间大力碰撞导致笔尖损坏或砂轮崩裂。
3. 修整进给与速度控制
进给量控制:
单次修整进给量不宜过大(建议 0.01~0.03mm / 次),分多次修整以保证表面光洁度。粗修时可适当增大进给量,精修时控制在 0.01mm 以内。
砂轮转速与进给速度:
砂轮转速:高速钢砂轮建议 1500~2000r/min,陶瓷砂轮可适当提高至 2000~3000r/min。
工作台进给速度:粗修时 100~200mm/min,精修时 50~100mm/min,避免速度过快导致 R 角变形。